承道启师途,实践促成长——2021级教育见习活动
承道启师途,实践促成长——2021级教育见习活动
为推动我院学子学科素养和教学技能的纵深发展,加深其对于学校新课程改革的理解,切实把握一线政治课堂的教学情况,为未来考研与就业做好充足准备,我院组织2021级全体本科生于2024年4月15日至4月26日开展为期两周的教育见习活动。本次见习以四平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联盟“学党史 沐党恩,传承红色基因”为主题,进行多形式思政课教学交流展示活动,是一次职业生涯的体验和尝试,亦是探索和学习;是一次对自我的剖析和再次认识,亦是整装再出发。
4月15日上午8点,我院举行2021级全体同学的教育见习部署大会。张宇副院长在会上对四平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联盟见习的安排进行说明阐释,对教育见习提出要求,并期望此次活动能够为同学们成为优秀人民教师打下基础。苏永利老师在讲话中强调思政课教师应当将坚定的信仰与扎实的职业技能结合起来,共同推动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发展。此次教育见习部署帮助同学们明确见习目标,厘清学习方向,调动学生的见习积极性,为接下来见习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1级学生一同前往师大附小进行道法课观摩,《中国有了共产党》课堂全程始终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以“老师今天有什么不一样”的趣味小问题激发低年龄段孩子的听课热情。课堂中将图片、视频等丰富教学素材贯穿始终,引起孩子们的共鸣,达到爱国主义教育效果。通过这堂特别的小学道法课,同学们受益匪浅、感触颇深,加深了对受教育者即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认知了解,更感悟到多样教学手法的魅力。
4月16日下午,同学们聆听了六马路小学教务主任程迎飞带来的“立德树人担使命,廿八青春守思政”精彩讲座。程老师以自身经历为引,从思政课教师的学徒期、成长期、成熟期三个重要发展阶段出发,提出当代的思政课教师应当有“六情”意识即生活有情调、做事有情商、为人有情意、教学有情境、学科有情感、教育有情怀,并且始终保持激情、终身学习、完善自己。程老师分享的教学经验也为即将面临就业与考研的21级学生们提供重要参考与借鉴,为我院学子未来的教育职业生涯打下坚实基础。
4月17日上午,同学们前往二实验小学,聆听“请到我的家乡来“主题课程。主讲人陈威威老师以“我的家乡四平”及“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线索,设计丰富教学活动,如现场采访、集体宣誓等,通过丰富生动的视频、文字、图片资料,帮助低学段学生迅速了解中国共产党的砥砺前行历程,起到”因材施教“的作用,使“历史”与“情感”发生碰撞,时刻紧扣小学思政课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的。
4月17日下午,我院特邀吉林省教育学院教研员桓旭,为同学们带来一场主题为“思政课教学的‘技术’与‘艺术’”的专题讲座。桓旭老师以深入浅出的叙述方式和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从教学实施的结构优化、教师专业发展路径、非语言表达等多角度出发,对“思政课教师如何实现教学实施的结构优化”这一问题进行详细讲解。本场讲座激发了同学们对桓旭老师“要做好教学,就要掌握和学生对话的艺术”的深入思考,全程讨论氛围浓厚、思辨性极强,同学们积极参与互动,热情高涨。
4月18日上午,同学们在田家炳教育书院观看“延续文化血脉”视频展播课。本堂课的老师以多个教学环节多角度、全方位地论证了中华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理论,大大激发了同学们不断探索中华文化的兴趣与热情,夯实学生对于中华文化本质及特征理论的了解,寓教于乐、别出心裁,展现了高超的教学艺术。
4月18日下午,2021级1-3班同学前往六马路小学,深入一线思政课堂,观摩由顾梦娇老师带来的小学道法课教学设计。顾老师的教学思路强调学生的主体性,紧扣课程标准和教学任务要求,依托思政学科核心素养,融合学生发展情况和社会生活实例。同学们收获颇丰,从顾梦娇老师身上学习到到“因材施教”的“触类旁通”的教学艺术,积累起更加丰厚的教学经验。
4月19日下午,我院在田家炳书院举办“四平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联盟‘学党史、沐党恩、传承红色基因’主题教学交流展示活动——吉林师大站”。在此次展示活动中,刘铭赜老师通过讲述我们党成立的背景、过程、意义,强调“赓续建党精,选择无悔人生”的重要意义。
在活动的最后,苏永利老师对整场讲座进行总结,强调中国当代教师将理论与党的指导路线、根本精神紧密结合的重要性,并邀请来自大学、中学、小学不同学段的杰出教师分别进行教学经验分享,激发了同学们对青年思政课教师职业发展的深入思考,树立起“成为时代的接班人、持续传承建党精神”的远大志向。
4月23号上午,同学们前往吉林师范附属中学,深入“‘党心’与‘民心’的双向奔赴”主题课堂。主讲人张文玲老师的教学设计巧妙生动,围绕“学党史、谈党思、传承中国文化来”的线索展开,环节紧凑,层次分明。在讲解过程中,张老师运用大量教学例子以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同学们的课堂积极性与课堂参与度,为我院师范生做了良好的教学示范,助推我院学子积累丰富教学经验。
4月23日下午,21级4-6班学生前往第十七中学,观摩王名赫老师的思政课堂。王老师以精彩演讲导入新课,围绕“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主题展开新课讲授。本堂课以家乡宣传、学生表达心声、集体宣誓等多种教学形式,充分激发学生心中的爱国热情,激励同学们不断奉献祖国、奉献人民,投身强国建设、在民族复兴伟业的新征程中努力实现人生价值、书写无悔青春。
4月24日上午,我院学子前往四平三中,参加四平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联盟“学党史、沐党恩、传承红色基因”主题教学交流展示活动。张旺教师从”学党史—启智明理和感党恩—砥砺奋进”的角度出发,开展教学交流,高度重视红色基因在青少年学生群体中的传承。期间,张望老师与同学们一同参与“三行情书表忠心”、“齐唱共产党”等活动,帮助学生深刻了解党史党情,进而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在听课过程中,同学们在学习党史的同时,也能汲取到不同学科的知识,提升自身科学素养,厚植爱国情怀。
4月24日下午,我院学生来到四平市第一高级中学,聆听一线教师带来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主题课程,亲身感受一线教学的独特魅力。杨青岩老师以“四平为什么被称为英雄城”这一问题导入本节课主题,忆往昔、看今朝、展未来三个议题出发开展教学活动,授课思路清晰,精准把握知识重难点。在领略杨青岩教师别出心裁的教学设计之后,同学们对于中学思政课堂的了解与把握再上一层楼,为今后开展议题式教学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
4月26日下午,我院特邀法学博士,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后,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教授、教育硕士学科教学(思政)专业学位点负责人李春会教授,为同学们带来一场主题为“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理解与教学”的专题讲座。李春会老师从思政课的本质入手,帮助同学们深入了解高中思政课的现状,并且列举课堂教学的突破点,强调从实践出发、运用科学的育人方式、进而构建学习中心课堂,促进教学内容从“碎片化”走向“整体化”,构建大概念的单元教学,大大启发了同学们关于课堂实践教学的灵感。通过本次讲座,同学们进一步把握成为合格思政教师的必备素养,清楚自身的不足,明确未来努力的方向。
总结
为期两周的教育见习活动到此结束。在这段时间里,我院2021级学子深入一线思政课堂,学习最精准的教学方法、汲取最先进的教学经验,并通过讲课实践,掌握教师基本技能,积累丰富教学经验。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教书育人是一件崇高的事业,我院学子应当恪守教师品格,持续提升教师素养,为教育事业奉献青春、不惧艰难困苦,为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努力奋斗,为我国教育现代化建设作出青年一辈的贡献!
撰稿:学生会媒体宣传部、杨洋
图片:学生会媒体宣传部、分团委宣传部、杨洋
审核:刘雨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