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市伦华外国语学校 董吴晓晓
凌晨时分,闹钟突然急促地响起来。我条件反射般弹起,伸手关掉闹钟,然后穿衣,叠被……
记不清有多少个这样的早晨,我拖着疲惫的双腿,为新一天的到来急急忙忙地做着准备。但与往常不同的是,今天的屋子里格外寂静,没有隔壁房间里妈妈细碎的脚步声和爸爸的哈欠声。我回到床边又看了一眼闹钟——天哪,原来昨天我匆忙中把闹钟给设错了!整整早了一个小时!
看了看已叠得整整齐齐的床铺,我突然不想再去把它展开。索性等一等吧!于是我拉开窗帘,盘腿坐在窗台上。陪伴我的,是蛋壳一般薄薄的静,以及清晨时分的第一缕曙光。
只见那轮太阳缓缓地,正从远方的地平线上升起,就像蜡烛光焰上的一抹橘红。我静静地注视着它,像注视一个刚出生的婴儿,心中忽然溢满了喜悦。我有多久没有因曙光而激动了?我突发奇想,在一个普通人的一生里,会有多少次沐浴晨曦的体验?或许,确实有过那么一两回吧。而更多的时候,在太阳初升的时刻,我们大多还蜷缩在暖和的被窝里,拉着窗帘,蒙头大睡,对着天花板冷漠地打着呼噜——清晨的第一缕光永远照不到我们,照不到我们萎靡的身躯与委顿的灵魂。
这样想着,我不由得惭愧起来——但所幸今天,一个偶然的失误,让我终于有了享受曙光,或者说感受曙光情调的机会。
太阳越升越高,万丈霞光把天空染得通红。红的花草、红的树木、红的楼房……一件件华丽的红装呈现在眼前,让我沉醉。我突然理解了福楼拜的坚持:19世纪巴黎乡下的一栋小木屋里,福楼拜拼命工作,不接待来访,不看报纸,却每天都按时看日出……
阳光洒进来,一点一点将充满睡意的房间唤醒。透过晨曦,我仿佛听到什么东西在微微悸动,又好像触摸到了某种情调的优美剪影:一个人,在给自己的一天举行“开幕仪式”!是的,在此刻,我不仅仅是在拥抱晨光,更是在被晨光照耀。那绚烂的光线赋予生命以新的知觉,新的发现。“于其死去!不如活着!”我不由得在心中默念起海子的诗。
门,忽然被打开了。“你怎么起来了?”妈妈走进来。“啪”的一声,她开了灯——强灯夺走了曙光那沉潜安静的情调,化作一道森严的厉光,于是,房间的每一个角落都暴露在了眼前。
“起这么早,这一天的课要打瞌睡的!”带着睡意,她有些责备地说道。
我笑了,她大概从未体验过,那种在曙光的洗礼下,以明亮的精神开启全新一天的情调吧!
【评点】
文章的成功之处,主要在于精于选点且不乏意蕴。身处忙忙碌碌的快节奏时代,稀松平常的曙光似乎早已被我们忽视和遗忘。本文作者拈来看似普通的“曙光”,借以展示一种沉潜安静的情调和一种生活中的奋发姿态,其选材可谓新颖别致。此外,文章行文流畅,“陪伴我的,是蛋壳一般薄薄的静”“在一个普通人的一生里,会有多少次沐浴晨曦的体验”等文句均可圈可点;有关日出场景的描写,以及心理描写、对比手法的娴熟运用,则进一步为全篇增色。